福建省興巖建設集團有限公司
電話:0596-8360999
傳真:0596-8323855
郵箱:xingyangroup@163.com
地址:漳州市長泰區長泰經濟開發區仙景工業園106號
承接還是放棄?江蘇某建筑公司總經理嚴衛一直在猶豫。這項需墊付200萬元的工程若在以前樓市紅火時,根本輪不到他猶豫就早被同行搶走了。可是自從房地產嚴控政策實施以來,房地產企業就“很差錢”了。
記者獲悉,住建部督察組下月將抵達地方急查限購、限貸執行情況。嚴衛擔心在限貸和限購的影響下,鏈條中最末端、最弱勢的建筑企業會“揭不開鍋”。
無力的債主:建企為開發商打工
據了解,自從國家對房地產實行限購、限貸等嚴控政策以來,由于開發資金緊缺,許多房地產開發商面對已經到手的開發用地無力開發,難以產生效益,尋找資金成為他們的當務之急,不得已主動找建筑企業尋求墊資。
其實,為開發商墊資工程款早已是建筑行業的潛規則。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仁藏告訴記者,在前幾年房地產市場火爆時,建筑企業墊資之后,開發商完全可以通過房屋預售快速回籠資金,并且為保證下一期工程按時施工,開發商大多會遵守協議按時發放工程款。不過一旦項目銷售狀況不好,建筑企業就會“很受傷”。
據了解,繼約談7個房價上漲較快的城市后,住建部組成的督察組下月將抵達地方急查限購、限貸執行情況。商業銀行對房地產開發和個人房貸的門檻一步步抬高,習慣為房地產項目墊付工程款的建筑企業,對開發商的信心也在一點點喪失。
“原先對建筑企業來說,最理想的結果是等待開發商獲得銀行貸款后交付部分工程款。一旦項目開始銷售,墊付的錢就可以全部結清,可是目前開發貸款和樓盤銷售狀況都不理想,我們也怕熬不住。”嚴衛說。
低迷的樓市:觸發墊資風險
9月10日,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3年1—8月全國房地產開發和銷售情況。1—8月,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2120億元,同比增長19.3%。開發投資額增幅還是如此巨大,其中多少是開發商的自有資金呢?
記者從一些上市建筑公司的財報中發現,一般情況下,建筑企業為房地產開發墊付20%左右的資金。工商銀行城市研究所某研究員則告訴記者,實際上建筑企業墊付的資金遠遠超過20%。
在張仁藏看來,在預期貸款不能實現的情況下,開發商在項目開工后更加依賴工程隊的墊資。一些建筑公司內部管理不完善,在開發商沒能及時支付進度工程款的情況下繼續施工,最后只會越墊越多。最危險的是那些自有資金少的公司,銀行壓縮的是這些公司的貸款。一旦項目銷售狀況不好,建筑公司就要連帶承擔風險。
“類似拖欠工程款的案件,前幾年雙方基本以和解收場。盡管建筑商們已經‘嗅到’了重重危機,但出于生存需要,多數建筑商仍然不愿以法律訴訟的形式追討債款。而今年形勢發生了變化,有些建筑公司愿意起訴開發商。房地產行情在變壞,他們認為再不追款就來不及了。”張仁藏說。
風險嫁接:提高違約賠償額度
明明知道墊資建設可能會讓自己很被動,但是建筑公司為什么還愿意替沒錢的開發商墊資呢?
“沒辦法,如果不墊資,開發商就不給工程做。全公司上下近萬人,每個人都在等飯吃,不接工程,大家都得挨餓。可是接了工程,公司自身的實力又不行,最終的結果也許會是‘慢性自殺’。”嚴衛很無奈地說。
事實上,建筑公司并非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。張仁藏表示,大型建筑企業很少發生巨額工程款被拖欠的事。即使發生了,他們也會通過停工、與開發商協調等手段保護自己。不過他也指出,這無法在眾多力量薄弱的中小建筑企業推廣。面對強勢的開發商,建筑公司才是真正的弱者。
張仁藏建議,建筑企業在與開發商簽訂合同時,應該提高建筑合同的違約責任賠償額度,在要求賠償巨額違約金的同時,還應要求開發商找到合適的擔保方。一旦開發商不能履行合同,就由擔保方賠償損失,歸還拖欠的工程款。
“解決拖欠問題的關鍵是要清理行業,清退一批不具備實力又想以小博大的開發商,引入資金雄厚的優勢企業,重新打造房地產行業的新環境。”張仁藏說。